|
強迫癥臨床表現癥狀多種多樣,既可為某一癥狀單獨出現,也可為數種癥狀同時存在。在一段時間內癥狀內容可相對的固定,隨著時間的推移,癥狀內容可不斷改變。 1、強迫觀念 即某種聯想、觀念、回憶或疑慮等頑固地反復出現,難以控制。 (1)強迫聯想:反復回憶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,雖明知不可能,卻不能克制,并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。 (2)強迫回憶:反復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,雖明知無任何意義,卻不能克制,非反復回憶不可。 (3)強迫疑慮:對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,產生不必要的疑慮,要反復核實。如出門后疑慮門窗是否確實關好,反復數次回去檢查。不然則感焦慮不安。 (4)強迫性窮思竭慮:對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反復思考,明知毫無意義,卻不能克制,如反復思考:“房子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! (5)強迫對立思維:兩種對立的詞句或概念反復在腦中相繼出現,而感到苦惱和緊張,如想到“擁護”,立即出現“反對”;說到“好人”時即想到“壞蛋”等。 (二)強迫動作: (1)強迫洗滌:反復多次洗手或洗物件,心中總擺脫不了“感到臟”,明知已洗干凈,卻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。 (2)強迫檢查: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;颊邔γ髦炎龊玫氖虑椴环判,反復檢查,如反復檢查已鎖好的門窗,反復核對已寫好的賬單,信件或文稿等。 (3)強迫計數:不可控制地數臺階、電線桿,做一定次數的某個動作,否則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數起。 。4)強迫儀式動作:在日;顒又埃纫鲆惶子幸欢ǔ绦虻膭幼鳎缢耙欢ǔ绦蛎撘滦垂潭ǖ囊幝煞胖茫駝t感到不安,而重新穿好衣、鞋、再按程序脫。 (三)強迫意向: 在某種場合下,患者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,卻不能控制這種意向的出現,十分苦惱。如母親抱小孩走到河邊時,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,雖未發生相應的行動,但患者卻十分緊張、恐懼。 三、病程和預后 一般起病緩慢,病程較長,癥狀可持續多年或時輕時重。病前性格特征明顯、發病年齡較早和病程較長者,預后欠佳。隨年齡增長,癥狀逐步減輕;病前有較明顯精神因素、強迫性性格特征不顯著、病程;較短、無陽性家族史者的癥狀也有可能自發緩解。 診斷依據與鑒別診斷 (一)診斷依據 1、不可控制的反復出現某種觀念、動作或意向,伴有焦慮和痛苦的情緒體驗。 2、患者明知這些癥狀不合理、不必要、卻難以擺脫,迫切要求治療。 3、患者的工作,學習效率明顯下降,對日常生活也產生不良影響。 4、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診斷。病程可長可短,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個月。 5、排除精神分裂癥、抑郁癥及腦器質性疾病伴發的強迫癥狀。 (二)鑒別診斷 1、精神分裂癥:早期可有強迫癥表現,但內容逐漸變得荒謬不可理解、無焦慮、痛苦等相應的情緒反應;自知力差,不積極要求治療或否認有病而拒絕治療;隨著病程發展,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逐漸顯露。 2、抑郁癥:強迫癥患者因疾病纏身、久治不愈、可產生抑郁情緒,甚至出現消極觀念,但從無自殺行為,與抑郁癥的對外界缺乏興趣、思維遲鈍、行為緩慢及情緒低落有別。 3、顳葉癲癇:偶可出現強迫觀念和行為,呈發作性,并有其它顳葉癲癇的癥狀,腦電圖、腦電地形圖等檢查可助鑒別。 |